公司产品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博士公司产品方案

日期:2017-03-21 点击数: 来源:

一、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优良,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重大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所属研究方向名称、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及研究方向带头人详见附表一。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1、脱产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2、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
   3、对于提前达到培养目标、成绩突出并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博士生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后报研究院批准,允许提前答辩并申请学位;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研究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具体事宜详见公司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没有提出延长报告或申请长期满仍未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者,均按结业处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6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
   博士生学位考试课程应包括: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对文科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课程,对工农医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开设“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课程。
   学时:课内40学时
   学分:2学分。
   2、外国语
   第一国语(英、日、俄、法等)的教学学分为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两部分。
   基础外语的课堂教学由公司产品处安排在第一完成,专业外语的教学及考核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安排。
   3、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两类课程的最低学分为6学分,其中基础理论课不低于4学分。
   4、第二外语(英、日、俄、法等)为选修课,由员工及导师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选学。第一外语为非英语,必须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选修。
详细的课程设置及时间要求参见附表二。
五、培养方式
   1、博士公司产品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事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选择学习相关的课程。在拓展基础、加深专业、掌握前沿的基础上,学会进行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2、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以导师为主的集体指导的方式。对每个员工都要成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博士指导小组,可根据该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的内容,由导师提名,报公司产品处备案。指导小组的成员一般应由至少2名(含导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学术梯队成员担任,也可聘请跨学科的专家参加。同时注意发挥所在科室、教研室在培养博士生工作中的作用,为博士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3、导师要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博士生的基础和特长,在博士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学位论文等具体和进度做出详细计划。培养计划应由博士研究生本人进行网上存档,并将原稿存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备案。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可与论文工作穿插进行,但最迟要在论文定稿前获得全部学分。
   4、导师应积极安排和帮助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员工动态,开阔科学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掌握学科前言。
   5、导师和指导小组要重视对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关心博士研究生的全面成长,严格要求,严谨治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勇于拼搏的献身精神,做到即教书又育人。
   6、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中心、所)应努力为博士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各学科专业应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或学术报告会,为博士研究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六、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应尽早确定每位博士研究生的选题范围,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提出论文选题范围,并于第三学期结束前举行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应由培养单位负责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的原始材料由各培养单位保存至员工毕业备查。
七、学术活动(阶段性成果报告)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4个内容以上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公开举行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不包括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开题报告后,在论文工作期间结合论文工作至少公开举行1次论文阶段成果报告。完成以上各环节,获得2个必修学分。各学院(中心、所)要积极为博士研究生完成这一环节创造条件,认真制定考核办法,做好考核和成绩存档工作。
八、论文中期检查
   在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各培养单位要统一组织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按《博士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保存在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中心、所),研究生院将组织人员随机抽查。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将亮黄牌给予警告,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
九、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及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理暂行实施办法》和《公司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表一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一级学科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 代 码 0823
二级学科名称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代 码 082302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带头人
01 智能运输系统关键理论与技术 智能运输系统(ITS)是以协同学、人工智能和动态交通分配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交通共用信息平台的实施技术、数据库技术、传感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ITS的主要研究领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商业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自动公路系统等。 杨兆升
02 交通诱导系统 交通流诱导系统重点研究交通流量和路段行程时间预测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三维GIS和地图匹配(MM)等现代高新技术,动态地向驾驶员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和最优路径引导指令,通过对道路上的车流进行诱导,从而平衡路网车流在时空上的合理分配,提高道路网络匀速效率,缓解交通拥挤。

杨兆升

03 先进的交通电子通信系统(ATT) 先进的交通电子通信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车载信息系统,在交通与通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车辆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指挥调度技术、移动目标通信技术、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等。

杨兆升

04 交通控制 以交通流理论、优化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研究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配时优化、动态模拟和系统集成理论和方法。 王殿海
05 交通组织及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以交通流理论、优化理论和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交通运行高效、安全为目标,研究交通流的宏观(以路网为基础)组织和微观(以交叉口为基础)组织理论及其模拟、评价方法,并研究实施交通流组织的工程设施配置方案。 王殿海
06 交通信息系统 以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检测、通信、人工智能、GIS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道路交通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与智能化处理技术;研究道路交通事件判别与管理、大型活动交通组织与管理、交通需求管理等应用技术。 姜桂艳
07 交通安全与管理 以交通工程学、事故力学和人机工程学为基础,应用信息技术、交通仿真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现代技术,重点研究交通安全改善与评价、交通安全审计、交通灾害预警、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交通事故重建、交通管理与法规。 姜桂艳